小時候的玩具(三) Atari 2600遊戲機

現在回頭看,這個遊戲機在當時是非常炫的東西,但是可能是我年紀還小,所以我對這個遊戲機的印象,一開始居然是他的搖桿,可以扳來扳去,還有一個紅色的按鈕。(Atari覺得無奈 XDDD)

這個就算以前沒玩過,看也看得出來是遊戲機,家用、接電視的那種。這是全球第一台家用遊戲機,在1982年的時候,賣得如日中天,因為全球也只有他在做家用電玩主機。

然後蘋果的創辦人,賈伯斯,也曾經是Atari的員工,更參與了打磚塊遊戲的設計。但是他的王朝並沒有維持太久,因為他有一組遊戲開發團隊出走成立新公司,這個新公司不開發主機,就只開發遊戲卡帶,因為這個團隊開發的遊戲比原廠的受歡迎,賺很多錢,導致有許多公司都開始開發遊戲卡帶。

一方面這些卡帶公司都沒有獲得Atari的授權,所以卡帶公司賺到的錢,Atari一毛都分不到(這種第三方、非原廠的遊戲開發的商業模式才剛問世,沒有人有想到這麼多),二方面,因為當時只要出遊戲就會有人買,因此一些小公司開始如雨後春筍般長出來,開發出許多粗製濫造,甚至兒童不宜成人遊戲,但是Atari瞄準的就是小朋友啊!!!結果好處沒拿到,讓大家對遊戲印象不佳、甚至家長禁止的壞處,卻又直接衝擊到Atari原廠。

終於,在1983年,由拍攝「ET外星人」的名導演史蒂芬史匹伯給了Atari最後一擊。這是怎麼回事呢?因為電影剛上映,雙方想要推出一個ET外星人遊戲,但是又想要趕耶誕節檔期,於是在合約終於確定之後,開發團隊只有20週左右可以製作遊戲。但是電影公司不管這個,大大的宣傳說遊戲是如何符合電影的情節,多好玩又多好玩…等等。

於是在當年的耶誕節,遊戲玩家、電影迷們,掃光了市面上幾乎所有的遊戲卡帶,但是卻得到品質又差、bug多又不好玩,更別說什麼電影情節的破遊戲,然後Atari就開始收到大量的退貨。更多憤怒的消費者,把原廠出的但是也很爛的遊戲「小精靈」(就是大型機台上的那個小精靈,但是移植到家用機種之後,因為系統限制,效果很糟),以及其他第三方出的爛卡帶的氣,全部退還或丟掉,大量滯銷、退貨的卡帶,被送到新墨西哥州的掩埋場大量掩埋。這個經點的事件,後來被稱為「雅達利遊戲掩埋事件Atari video game burial」。當年有報紙報導,電視採訪,現在也都還有wiki紀錄,看看當時大家有多生氣 XD

掩埋場出土的遊戲卡帶

終於在1983年耶誕過後,Atari在自爆+第三方開發商+電影公司,三者聯合組合攻擊之下,整個崩潰掉了,之後也無法再起就算了,連剛推出在日本賣翻天的任天堂紅白機,也有兩年的空窗,沒有任何美國廠商願意代理到美國銷售。

場景回到我家,說真的,這個遊戲機可能是很早就確認了我對打電動遊戲這件事情,是屬於那種「只想看到結果,對過程不太有感覺」的那種人,所以我印象中好像有玩過乒乓球,敲磚塊這樣的遊戲,其他就只記得那個搖桿(莫名其妙 XD)。

國中時期,同班同學買了紅白機,還為了搞懂勇者鬥惡龍裡面的文字的意思,開始自學日文,後來成為日本旅遊的專家。不過過去這一年都是在電視上談論疫情。當時我會去他家玩紅白機,但是我更喜歡的,是看高手打電動,然後很厲害的破關。

所以有段時間,我週末會去電動玩具場混一整個下午,但是花不到10元,因為我是去看高手玩,自己不玩。完全就像是看偵探小說直接翻到最後一張看結果那種人 XD

所以在那個時期,很多家長會因為小孩吵著要買任天堂而困擾,就像現在要不要幫小孩買手機一樣。但是我倒是沒什麼興趣,我去要了更貴的東西來玩,遙控模型。

至於現在的遊戲型態,特別是手機遊戲,已經演化到你根本不用去玩他,放著他自己會有進度,對我來說已經是匪夷所思了,但顯然這件事情的樂趣,已經不是遊戲本身,而是遊戲以外的因素了,但一定是會帶來某種滿足與成就感。

即使並不熱衷「玩」遊戲,我開始創業的初期,還做了三年左右的手機遊戲公司。現在還是會在youtube上尋找遊戲破關影片來看。